浙江省地质院 Zhejiang Institute of Geosciences
城市地质安全
自然资源部浙江沿海城市地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杭顺利召开

12月4日,自然资源部浙江沿海城市地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杭州顺利举行。此次会议旨在落实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要求,提升野外站的综合管理与学术研究能力,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等11名学术委员会委员,省地质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叶忠华等9名管理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叶忠华主持。

 

会议围绕野外站有关管理制度、工作进展及计划、开放基金开放课题设置等展开研讨,聚焦城市地质领域的关键问题与重大需求,深入探讨城市地质前沿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推动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和野外站高质量建设提供思路。

金翔龙表示,野外站的成功申报非常不易,要做出重大业绩需管理委员会的带领和指导。野外站要结合各站特点,形成总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共建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互补,因地制宜谋发展,争取形成浙江示范区。同时要重视宣传科普,提升野外站知名度与品牌效应,争取项目资金,推动野外站文化建设。

叶忠华强调,野外站建设一是要“集众智”,努力发掘共建单位集体智慧,做到技术融合、科技融合、发展融合;二是要“破难题”,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层面存在的技术难题,突破人才交流存在屏障的管理难题;三是要“聚财力”,以基金项目为依托,激发野外站自我造血能力,助力野外站长远发展;四是要“出成果”,加强地质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显性解决城市安全问题的基础上,还要扩展城市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他希望,野外站能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面向浙江沿海城市地质安全安全防控主战场,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开展科学研究,为服务城市安全发展、城市地质科技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此次会议有效促进了野外站共建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明晰了野外站接下来的建设运行思路。会议成果将有力推动野外站在城市地质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提升我省城市地质安全保障水平,助力相关科研与实践工作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