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对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进行系统部署。省地质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聚焦“坚守地质找矿主业、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民生发展安全”四大职责,制定“三支队伍”建设实施方案,聚焦聚力五大环节,全面推进九项行动,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质量推动我省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地质”微信公众号推出《三支队伍·浙地风采》专栏,分期分批展示院系统“三支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高素质干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高素养劳动者代表的奋进风采等。
本次推出院属各单位“突出人物”系列。旨在宣传各单位各部门不同岗位职工在推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做出的不平凡业绩,希望全体职工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履职尽责,奋勇争先。
吴凯:野外一线“金蓝领” 团队进步带头人
吴凯,中共党员,省有色院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曾荣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地质调查优秀人才”“浙江金蓝领”等多项荣誉。先后负责过多个勘查项目,并取得找矿突破,提交大型萤石矿2处,大型硅质原料矿1处,大型叶蜡石矿1处,大型玄武岩矿1处等。
吴凯同志常年奋战在野外一线,十余年如一日,苦练本领、精益求精,不断打磨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并在2022年浙江省地质调查员(矿产地质方向)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担任部门负责人后,他及时转变工作角色,从自己进步到带领团队一起进步,自身优秀到带领同事一起优秀,以身作则,引导职工加强业务学习,通过“班前十分钟”“周三夜学”等平台经常性开展学习交流研讨;通过“有色地勘沙龙”“红五月劳模先进宣讲”等,分享工作经验,传授工作方法;鼓励带领青年骨干在野外一线锻炼提升业务能力,部门三名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成功申报为国家自然资源部后备青年科技人才。他始终认为,只有扎根野外,沉下心来,才能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更全面实操技能,不断提升找矿本领,为地质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陈晓雁:务实创新促发展 优秀巾帼奋斗者
陈晓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省有色院科教办公室主任,曾荣获省有色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女职工和先进工会工作者等多项荣誉。主导完成矿产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等规程4部,发表科技论文10篇,成功申报固体矿产钻探岩心箱配置浙江省团体标准立项1项。
陈晓雁同志立足岗位职责,担当作为,务实创新,在提升有色院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质量技术管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改革后转岗人员技术技能短板,她主动对接省地质学会,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等专家教授进行系统授课,组织多轮次地质技术培训、专业能力提升班,全面提升了职工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推进“所队联动”发展试点,完成重大课题立项、地质项目审核23个,组建绍兴市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专项行动指挥部,搭建绍兴市地质矿产和地质科技重点实验室科创平台,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持续推动院地质科技创新发展。
刘风雷:轻伤不下火线 勤恳实干青年
刘风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23年新入职员工。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主动扎根于地质找矿野外生产一线,不畏艰苦、不怕吃苦,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迅速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刘风雷同志胸怀地质报国热情,刚入职不久,就主动申请到浙江省仙居县双坑矿区萤石矿普查项目工作,到最艰苦的野外现场去学习锻炼。他常驻野外矿区,经常深入到没有手机信号、地形复杂、毒蜂毒蛇出没的深山密林里踏勘。由于地质环境恶劣,曾多次在山上摔伤,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在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后,又继续上山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各项学习培训,注重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请教,深入研究相关资料,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目前担任本项目负责人。刘风雷同志用实际行动生动阐释了地质“三光荣”精神,展示出了新一代地质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