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质院 Zhejiang Institute of Geosciences
科创平台
工创中心多项技术研发成果发表

近日,自然资源部平原区农用地生态评价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多项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发表。

9月13日,成果转化与工程化应用技术团队参与编制的《农产品中五种硒元素形态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行业标准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202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了农产品中农产品中亚硒酸根离子、硒酸根离子、硒代胱氨酸、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五种硒形态以硒计含量的测定方法标准,为进一步推进富硒农产品开发,规范富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图2 《农产品中五种硒元素形态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行业标准

10月,农用地生态监测及大数据集成技术团队在环境地球化学领域期刊《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IF2022=4.2)发表研究成果“Exploring effective network design for monitoring soil pH and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based on geochemical surveys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生态修复所徐明星博士为论文的第一兼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浙江省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项目资金和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的支持。由于对土地质量变化具有早期预测预警的重要意义,开展土地质量监测和定期重访(re-visit)被认为是土地科学管护和土壤资源可用性保护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虽已从各自需求建立了土壤监测网络的官方框架,但如何协调土壤监测网络的监测成本和监测精度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监测点数确定、监测频率甄别和监测指标变化量识别等关键科学问题仍未得到量化。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获取的土壤pH和潜在毒性元素含量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指标空间变异的统计方法,以行政区为监测单位,确定了兼顾监测成本、实用性和监测精度的推荐监测点数量(nr),明确了在nr下每个监测指标的最小可探测变化量均可接受,甄别出的监测时间间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10月,农用地生态修复技术团队研发的钙铝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LDH)对镉污染农田的钝化修复技术成果在《环境生态学》期刊发表,研究团队选择典型五金加工企业周边Cd污染农田开展应用CaAl-LDH钝化土壤Cd大田试验,连续监测分析土壤Cd形态及稻米籽粒Cd含量的变化,探讨CaAl-LDH对农田Cd的钝化效果,进一步丰富了中心农用地生态修复技术。该研究得到了浙江省生态环境科研项目、浙江省地质专项资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的支持。

 

图1《钙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对镉污染农田的钝化修复》

 

 

供稿:生态修复所 李孟奇